误区一:冬季热车时间越长越好
限于条件,北方冬季停放在室外的车辆为数不少,为了发动机达到相对合理的机油和水温,热车也就成为每天一大早,车主起来必做的功课。有的用户甚至将车热到正常水温,才开始行车,这样是否正确呢?答案是否定的,怠速时间长,发动机达到正常温度的时间也就变长,汽油被喷到气门背面后蒸发的速度就慢,积碳也由此而生。同时在怠速状况下,进入发动机的空气流量也就小,这样对积碳的冲刷作用变得也很弱,会促进积碳的沉积。
误区二:只要省油,行车转速越低越好
正确的方式就是根据车辆的不同,适当提高换挡和行车转速,尤其是小排量的手动挡车型和高转速发动机,完全可以在2500-3000转换挡,不但不容易积碳和爆震,而且从实际的效果来看,车辆动力表现也得以提升,同时由于发动机的燃烧效率更高,油耗还会更为理想。
误区三:有了积碳,拉拉高速就搞定了。
很多车主都认为,过一段时间去跑跑高速,平时的积碳就都清除掉了,积碳不可怕,拉高速来搞定。然而就跟很多疫苗可以防病,但是不能治病一样,拉高速可以预防积碳,但对于附着力强、极其顽固的积碳并没有太好的清理作用,相反只能徒费汽油罢了。
误区四:有积碳无所谓,清洗解决一切。
对付积碳的最后一招就是清洗了,所以有的车友会认为,积碳不可怕啊,清洗不就解决一切了么?答案并非这么简单,这主要是所有清洗方式都有它固有的缺点。
燃油添加剂质量参差不齐,易腐蚀某些种类的燃油添加剂可以防止在金属表面形成积碳结层,并能逐渐活化原有的积碳颗粒慢慢去除,此种方法简便易行,只需要将适量的添加剂和汽油一起剂加入油箱即可。但是目前市场上的燃油添加剂品种繁多,且规格不一,质量差的燃油添加剂剂由于热值不同,在清洗过程中,容易对进排气门、活塞、缸壁产生损害,同时,燃油添加剂中的化学清洗成份对橡胶供油管路有一定腐蚀作用,使用时一定要注意使用周期与间隔时间,不然会加快燃油橡胶供油管路的老化和腐蚀。